【信息时报】这群医生太酷了,脱下白大褂“秒变”运动达人(节选)
白袍是他们的“铠甲”,听诊器是他们的“剑”。在门诊、病房与手术室之间,医生以精湛的医术为大众筑牢健康防线。然而,当手术灯熄灭、病历合上,他们脱下白大褂,或换上跑鞋,或举起哑铃,或拿起球拍,或跃入泳池……此刻,他们不仅是抵御疾病的“战士”,更是健康生活的代言人。
今年是全运会之年,一场全民体育盛会即将开启。在中国医师节这天,信息时报记者把镜头对准这群热爱运动的医生,看他们在跑道上、球场中,如何为“医者”写下另一重定义:守护人民的健康,亦不负自己的健康。
每天从运动开始以运动结束的外科医生

(中山一院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孟繁钢)
清晨6时,晨曦微亮。孟繁钢如往常一般准时醒来。一杯黑咖啡,五分钟冥想,接着便是他每天的必修“早课”——搬出卧推椅和哑铃,调节到相应角度,沉浸到30分钟的中强度运动中:周一、周四练胸与肱二头肌,周二、周五练肩与肱三头肌,周三单独练腿,3~4天为一个循环,周而复始。
早上8时,孟繁钢开启外科医生的一天,出门诊、病房查房、上手术台、参与会诊,行程满满当当。“作为一名运动医学科专科医生,我的患者有一部分是在体育运动或健身锻炼时急性损伤,如肌肉拉伤、韧带扭伤、关节脱位、骨折等;有一部分是常年慢性劳损,如网球肘、跑步膝等;还有一些患有关节疾病,如肩周炎、关节炎等。”孟繁钢表示,运动医学与传统骨科不同,更关注运动损伤后的功能恢复和提升,让患者在治疗后能够重新参与体育运动。
为什么会选择运动医学科?孟繁钢不假思索地回答:“当然是因为喜欢运动啊!我从小就喜欢篮球等球类运动,看到很多人由于不恰当的运动而受伤。”孟繁钢希望这些受伤的人能有机会再继续运动。
如愿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,只是高强度、满负荷的工作让他很难再约到一场篮球“熟人局”。秉持着“无论在哪里,无论做什么,运动都不要停”的信念,孟繁钢投入到健身这类运动方式,十年如一日。“健身不挑时间和场合,也不需要运动搭子,一个人就可以练。”孟繁钢表示,退休后回首今天,你会明白把时间花在规律生活、健康饮食和坚持运动上,这是最不让自己后悔的事情。
“作为运动医学的医生,了解各类运动并尽量参与运动,非常有必要。”孟繁钢介绍,运动医学的患者往往是运动损伤,他们在讲述受伤经过时会提到一些专业名词,比如卧推、罗马尼亚深蹲等,如果医生也有相应的运动经历,与患者的交流会更高效、更顺畅,“另一方面,患者康复后,医生还能很好地指导如何调整运动的力度、强度。”从医10多年,孟繁钢表示,“作为运动医学的医生,虽然常常要拿起手术刀修补、重建撕裂的韧带或肩袖等,但我更希望不是通过手术来解决问题,而是让患者认识到运动损伤,让运动损伤不再发生。”
下午5时30分,看完门诊最后一名患者,孟繁钢换下白大褂,赶往科普讲座现场,分享如何健康安全运动。花了两个小时做公益科普,晚上9时多到家,但孟繁钢却感觉非常有价值。“能够让别人对正确运动有新的认识,好像做了一件很不错的事情。”
夜深了,孟繁钢的一天仍未结束。“我习惯在睡前锻炼一下身体。精力尚可时会做40个俯卧撑,如果实在太累也会坚持做10个,就像仪式感一样,给这一天画上圆满的句号。”

对全运会的期待:
今年十五运会,我们中山一院负责一部分赛事的医疗保障工作。作为运动医学专科医生,我也有幸到现场参与运动员的医疗保障,希望比赛一切顺利。我的一些运动损伤康复的患者也参加了全运会,祝愿他们都能取得好成绩。
参加马拉松比赛
守护众人的“医师跑者”

(中山一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医师王妍)
如果把体检看作“健康大考”,把体检报告比作“考卷”,那么王妍相当于“阅卷人”。在中山一院健康管理中心(体检中心)10多年,从初检医生到总检医生,再到终审医生,王妍不仅要为体检报告负责,还要担负起群众健康管理的重任,每周,王妍还会出心脑血管风险管理教授门诊、老年医学门诊。
除了医生这个身份,王妍还是一名医师跑者。“2015年,我第一次以医师跑者的身份参加马拉松赛,作为跑道上流动的‘救援力量’,关注状态异常的跑者,帮助身体不适的跑友缓解症状,并参与现场急救。”挑战马拉松赛并不轻松。王妍表示,参赛前往往要制定备赛计划、进行规范训练,比如月跑200公里,循序渐进提升耐力。在确保自己安全的前提下,保障其他跑友安心快乐地完成比赛。
一晃10年过去了,尽管工作繁重,还要兼顾家庭和孩子,但王妍依然坚持每一两年参加一次马拉松赛。“最近一次是2023年广州马拉松赛,和几万名跑友一同沿着珠江两岸奔跑。”身穿“医师跑者”队服的王妍,在跑步中守护着同样热爱跑步的跑友。
在王妍看来,运动就像一日三餐一样,早已是生活中的一部分。“医生的工作压力比较大,跑步是很好的缓解压力的方式。”工作日,她会每天或者隔天早晨快走;周末去珠江边跑步;节假日或休假,还会参加登山、徒步等户外运动。“在运动中,我会感到愉悦,总能从中获得能量。”王妍说。
因为是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医生,王妍对于运动对健康维护重要性的理解更加深刻,“我攻读的是心血管病学的博士,读博期间我的研究课题就包括运动对血管健康的维护。工作以后,我也一直在做科学研究,包括心血管健康分层管理等,其中运动占有不小的比重。对于有高血压、代谢异常的患者,科学运动有益健康,不合理的运动反而有健康风险。”
“健康体检如果还像10年前只是做体检,远远不够。”2022年4月中山一院成立健康管理中心,在王妍和科室领导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,健康管理中心成为医院实施体重管理和健康管理的重要科室。受检者在拿到体检报告的同时,可以便捷地在同一个科室进行健康管理。王妍介绍,“如果检出心血管高危人群,可以在健康管理中心进行规范化慢病管理,进行运动风险评估。检出单纯肥胖的人群,健康管理中心会强化生活方式管理,进行饮食和运动指导。”

对全运会的期待:
广州之前已经举办过两次全运会,每次举办都让城市变得更好。相应的运动设施不只是为了运动员而建设,更是为全体市民建设。运动赛事也不仅仅是运动员的比赛,每一场比赛都点燃大众对运动的热情。希望今年的全运会能让更多人有机会到现场观赛,近距离感受这一盛会。

记者 张漫 刘丽莹 郭柯堂
报道链接:https://epaper.xxsb.com/html/content/2025-08/19/content_780785.html
报道日期:2025-8-19